收藏首頁|

 

 

CBA體測引爭議 俱樂部反駁:制訂者打過籃球嗎

2012年10月23日15:4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距離2012-13賽季CBA聯賽開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17支參賽球隊在中國籃協的組織下齊聚秦皇島,開始了多達10項的體能和技術測試。和去年相比,本次體測的內容和規定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10個測試項目中僅折返跑一項為必須達標項目,聯賽開賽前在北京還有一次補測機會,不過關者將無緣新賽季的聯賽。

不過僅僅第一個測試日過去之后,秦皇島便是一片怨聲載道,廣東、北京、新疆這幾支CBA最頂尖的球隊,在強度投籃等項目的測試中,過關率竟然都不足20%。一時間,隊員、教練、包括媒體都對中國籃協所制訂的標准發生了質疑的聲音,究竟是籃協所制訂的標准太高,還是我們CBA球隊的日常訓練水平真就那麼低下?

部分體測項目讓球員叫苦

自投自搶的投籃,要求三分球命中15個、兩分球命中20個,必須在2分鐘之內完成,那麼耗時78秒、15投全中牛不牛?抱歉,完成這一“壯舉”的張慶鵬卻被告之,他沒能達標。因為根據籃協的規定,完成投中數只是衡量標准之一,另外還有一個衡量標准是必須平均每次出手都在5秒之內(兩分球為4秒之內),隻有同時符合兩項標准才能算是達標。

上海隊隊長劉煒投中15個三分球用了21次出手,但耗時超過了105秒,盡管也是在2分鐘之內完成的,但依然被計時員認定“投籃強度不夠”,這讓這位球隊元老哭笑不得:“我已經32歲了,真不知道從哪裡看出來我投籃強度不夠了?”按照這樣的標准,球員光是追求高命中率是無法完成測試的,除了15投全中的張慶鵬,17投15中的趙永剛和18投15中的金立鵬都未能達標,而早在奧運會、世錦賽這樣的頂尖舞台上証明過自己的兩大廣東投手朱芳雨、王仕鵬也同樣遭遇了滑鐵盧,這樣的結果恐怕令人無法想象。

比起讓外線投手都折翼的強度投籃來,折返跑和長跑恐怕就是大個子的夢魘了。很多年前,還在征戰CBA的姚明就曾經在與比他矮了近50厘米的范斌一起測試3200時膝蓋軟組織受損,而在第一天的測試中,巴特爾也在一次急停轉身中摔倒,險些傷及膝蓋。對於眾多身材高大的內線球員來說,腰椎和膝蓋本就因為負擔著巨大的體重而容易勞損,折返跑很可能會對他們的這些舊有傷患造成惡化。

“體測還得從基層訓練開始,要從運動員接觸籃球訓練開始,根據每個階段按照年齡生理特征,挖掘和發展運動潛能。而CBA運動員無論是力量、技術還是體能,大多都已經定型,應該把重點放在年輕運動員身上。”CBA第一位本土體能教練、浙江廣廈助理教練韓超表示。

籃協解釋項目設置原因

在集訓測試動員大會上,籃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提出,測試的目的就是在於檢驗隊員一年來的訓練成果。“以前的休賽期,沒有了教練的監管,球員經常抽煙、喝酒、作息不規律,甚至打野球,導致體能下降。我們出台這個政策,就是希望球員不要荒廢了休賽期,”時任籃管中心青訓部主任的宮魯鳴曾表示,籃協黨委書記劉曉農也說:“我們的隊員不像NBA那樣職業,他們即便沒有俱樂部的敦促,自己都會花錢請訓練師幫自己練習,就算是科比這樣的大牌球員,也絲毫不敢鬆懈。但是我們的隊員往往在賽季一結束就放鬆對自己的約束,增設體能測試,就是為了讓運動員能夠自覺練習,不要在休賽期荒廢身體。”

時隔多年,中國籃協從去年起重新恢復了體能測試,正是通過各級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的表現,看到了中國球員與世界先進國家球員在身體對抗、體能、技戰術素養等多方位上的差距,而在個別球隊中,也確實存在著訓練水平和強度平平的問題,籃協試圖通過體能測試的硬性規定,來督促各隊提高訓練強度,最大程度上打壓“混日子球員”的生存環境。

“我們中國籃球現在和世界強隊相比還有什麼優勢,不就是投籃這點優勢嗎?投籃這個東西都沒了,那我們怎麼和別人打?我們制定的這個標准一點不高,投籃是最基本的技術,這些都是職業球員,如果連這點標准都達不到,還打什麼職業聯賽?”在秦皇島督訓的一位籃協負責人表示,他還認為,前兩日測試結果不理想,主要是抵觸情緒在作祟,“首先很多隊員的態度就不端正,他們一直就對這個體測有抵觸情緒,達不了標更多是心理的因素,而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我們以前很多國家隊的球員到了俱樂部之后都是起的帶頭作用,但現在很多人回到俱樂部之后都是大腕。”

籃協還表示,本次體測將秉承嚴謹公正的相關程序、堅持零容忍的原則,督促運動員們認真測試,為此,他們甚至主動與央視合作,今天(23日)的測試將通過CCTV5體育頻道全程直播,這在中國籃球的歷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體測打亂備戰計劃

在距離聯賽開賽僅有一個月、各隊正迎來外援報到磨合全隊技戰術的關鍵時刻,卻為了通過體能測試必須將備戰計劃打斷,籃協的這一做法會遭到各俱樂部的抵觸自然在所難免。為了能夠不耽誤備戰,許多球隊都將無需參加體測的外援帶到了秦皇島,就是為了能讓中外球員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訓練、彼此熟悉。

與此同時,籃協所制訂的一些測試項目標准,也頗受教練和隊員的非議。比如說兩分鐘強度投籃,衛冕冠軍北京隊的主帥閔鹿蕾就婉轉地表達了不同觀點:“我們平時練習兩分鐘投籃比較少,因為在我看來還是一分半鐘的投籃更接近實戰一些。”更有甚者,直接質疑籃協那些制訂測試項目和標准的“專家”,“他們(專家)打過職業聯賽嗎?他們了解當今世界籃球的發展趨勢嗎?他們明確中國籃球與世界籃球之間的真實差距在哪裡嗎?”一位CBA老總炮轟道。

另外,在體測規則進行了微調之后,沒有及時與各運動隊溝通,也是造成俱樂部抵觸情緒的根源之一。最顯著的一個例子是,今年測試雖然依舊給各隊保留了一個“免測”名額,但實際上這個名額今年變成了“先測后免”,也就是說,所有國內球員都必須統一參加測試,然后每隊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使用該名額“豁免”一位體測未達標的球員,確保其仍能參加新賽季的聯賽。

正是因為此前並沒有了解到這一規則的變化,廣東隊為了保証重返CBA的易建聯能夠專心備戰,決定將該名額用於阿聯,將他留在了陽江獨自封閉訓練,結果等大部隊到了秦皇島才知道,阿聯也必須參加體測,於是易建聯又不得不在22日趕赴秦皇島與球隊匯合,之前私人教練所制訂的訓練計劃因而被完全打亂。從這一點而言,中國籃協確實有必要與廣東隊提前通氣,畢竟粵媒早早地就將廣東隊的決定見諸報端,這樣的誤會是完全可以被避免的。

轉眼恢復體能測試已經兩個賽季了,在大張旗鼓地搜集運動員身體狀況的信息資料、監督球隊訓練質量的同時,如何更切合實際地進行測試,配合球隊備戰聯賽而不是打亂其訓練計劃,是中國籃協的領導們需要再更多斟酌一下的問題。

(責編:朱曄)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