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娱乐>>影视>> 正文

"舌尖2"飞鱼镜头来自BBC 回应:不能因此否认原创

2014年05月04日13:25|来源:现代金报|字号: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继第一集《脚步》之后,第三集《时节》部分镜头再次涉嫌抄袭。前晚,《时节》播出之后,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其中讲述飞鱼的四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镜头。

对此,该集导演胡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一共有五个镜头用了BBC的素材,但都是经过对方授权的。无论是流程还是法律,都不存在问题。

●网友挑刺 飞鱼镜头照搬BBC素材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一直深陷抄袭风波。其中在第一集《脚步》中,藏族小伙采集野蜂蜜的镜头与BBC纪录片《人类星球》第4集非洲土族采蜜的桥段如出一辙。而当时主创给出的回应是“致敬经典”。

第三集《时节》播出后,又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其中讲述飞鱼的段落,有四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素材。只不过,创作人员将《鱼类》中的镜头左右翻转了一下。

对于这种“照搬”做法,不少人调侃称“这样的致敬太标准了”,并斥责央视没有节操,不过这一种观点并未得到其他网友的认可。截至昨晚10点半,在某网站有5000多人参与该话题的讨论,大部分人均表示对此不介意,“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了。”

《时节》的导演胡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该集中共有五个镜头来自BBC的纪录片,除了飞鱼段落有四个镜头外,该集结尾还有一个镜头。

“这五个镜头都有BBC授权的,无论在流程上还是法律上都不存在问题。”胡博解释道,《舌尖上的中国》毕竟是美食纪录片,人物、美食才是主要部分,不可能花费那么长时间和精力去拍摄飞鱼的习性。

●导演回应 不能因此否认节目原创

据胡博透露,当时摄制团队在台湾的签证只有15天时间。由于时间有限、缺乏专业设备、风浪大,虽然团队很努力,但还是难以用长焦捕捉飞鱼跃起的画面。她认为,BBC拍得好,在时间和成本上对片子有益,经过授权后使用对方的资源并没有问题。

“飞鱼在纪录片故事本身不是非常重要,即使不要这几个镜头,对故事也没有影响。之所以用了,是为了说明飞鱼的习性,以便观众更加了解。”胡博说道,观众如果因为这几个镜头就否认了《时节》的原创,这个也确实有点以偏概全。

对于胡博的回应,也有一些网友站在比较中立的角度看待问题。陕西网友“Octavio-Tank”就提出中肯建议,“既然来自BBC的(素材),应该在画面上注明,此画面来自BBC什么什么纪录片。不然观众会误会这就是贵台拍摄的画面。”

另外有观众质疑,《时节》导演对照搬镜头做了左右反转处理是为了掩盖抄袭。对此胡博解释道,之所以做了左右反转,是为了和之前飞鱼游弋的镜头保持方向一致。片子不存在抄袭,更提不上掩盖抄袭。

而在新闻之外,更有网友表示“舌尖2”相比第一季有了太多的话题,有点像是自我炒作,“每一集播出前后都会有大量的话题产生,上次说是致敬,这次说是授权。莫不是节目组在自编自导自曝自答?”

-同步播报

舌尖剧组再打人文牌

发文悼念“挂面爷爷”

不管外界如何质疑,“舌尖2”在人文关怀这张牌上下的功夫,不论是在片中还是在片子外,都得到了完美呈现。昨天凌晨,“舌尖2”的分集导演陈磊在微博上透露,5月2日收到短信,曾在“舌尖2”中有过出镜的“挂面爷爷”因骨癌去世。

为此,陈磊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缅怀“挂面爷爷”:

“我问他会不会做挂面,他突然眼睛放光,嗓门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也跟着生动起来。他说自己的手艺好,是因为贪得了黑,吃得起苦。做挂面是个辛苦的活计,从醒面开始就不能睡完整觉。爷爷用浓重的陕北口音掷地有声:老祖宗的手艺,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传下去的。我知道,他就是我要找的主人公。”

“他的眼神,他的笑容都印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回望与他相处的有限时光,他的勤劳、坚毅给我温暖的力量,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心传。我想我们会一直记得他,挂面爷爷张世新。”

(责编:王化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镜头,飞鱼,时节,BBC,原创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武大女神" 赏樱照爆红 似民国少女穿越

探秘美丽空姐航班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