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剪刀”定制完美下一代涉伦理争议

2016-08-08 14:16:26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摘要:有媒体指出,2015年底,多国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华盛顿“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后划出红线: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会后声明划出的红线是,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

(原标题:“基因剪刀”定制完美下一代涉伦理争议)

早报讯 由于操纵基因即可控制生物性状,“基因剪刀”可能带来深远影响。从理论上讲,基因编辑可让胎儿不再携带家族遗传的缺陷基因或致病基因,但同时也引发对“定制婴儿”等伦理问题的担忧。

有媒体指出,2015年底,多国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华盛顿“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后划出红线: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这意味着用“基因剪刀”帮助人类治病可以,但不能用它来制造完美的下一代。

正处基因革命第二波浪潮

2010年,美国基因组研究先驱克雷格·文特尔等人曾合成一个包含约100万个碱基对的细菌基因组,并将其移植到细菌体内工作。这是在全球首次制造合成生命,引起科学界轰动。

“基因革命有两波热潮,第一个浪潮是读基因,也就是基因测序;第二波是编辑基因组。”“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最年轻的发起人杨璐菡称,“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 基因剪刀 只是基因修改技术的开始,我们在工具的性能和应用上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的目标之一是合成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有约30亿个碱基对,合成难度很大。该计划只是提出合成人类基因组,并不涉及胚胎,没有提议在基因组基础上制造所谓的“无父母婴儿”。

修改基因后果无法预测

生物学家费奥多·乌诺夫(Fyodor Urnov)是最早发明基因组修改技术的人,他所创造出的技术叫做锌指核酸酶(ZFN),这种技术让科学家能够直接改造细胞基因组的某个基因。然而,乌诺夫和同事对最新的进展所表现出的并不是欣喜,而是沉重的担忧:“在我们看来,运用现有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组修改,可能为后代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

有媒体指出,2015年底,中美英等多国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华盛顿举行“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会后声明划出的红线是,禁止出于生殖目的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

“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的参与者也达成共识,认为“对生殖细胞编辑的临床使用应定期评估”。

《南方周末》2015年5月8日《修改胚胎基因:设计婴儿的起点?》报道,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禁止人类胚胎的基因组修改实验。到2014年,欧洲22个国家中有15个禁止了修改人类胚系。一些科学家也呼吁更多的国家禁止修改人类胚系。

他们担心,由于现在对于胚胎基因组修改的质量控制具有很大困难,所以在修改基因时人们并不能确定实际效果是怎样的。很多有害的效果可能在婴儿出生后才能被发现,甚至于出生后很多年才会慢慢展现出来。

“在过去,监管部门所批准的所有基因疗法研究都是在体细胞上做的,不是在胚系上做,因为胚系研究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测性和遗传效果。”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教授雪莉·霍奇森(Shirley Hodgson)说,“这些研究者(黄军就等人)发现了一些 脱靶 突变,就明显属于这种情况中需要担心的另一方面。”

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黄军就表示,他的工作是想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数据,让人们了解到CRISPR方法究竟能做到什么,而不是毫无数据地做假设性讨论。

综合新华社、《中国科学报》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