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在港解读量子通信

2016-09-25 07:36:00来源:新华社
字号:
摘要:展望未来,潘建伟表示,量子通信将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

  新华社香港9月24日电(记者谢希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24日在香港以演讲和答问形式向一千多位香港市民、学者、学生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量子通信方面的成就,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理论知识。

  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的“创科博览2016”当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潘建伟在“中国尖端科学家专题论坛”上作了题为“量子通信的绝密世界”的主题演讲,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出席论坛。

  据潘建伟介绍,中国的墨子最早用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并提出粒子概念和惯性定律的雏形,因此被称为“科圣”。他表示,由中国研制并成功发射升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中国人有能力做好科学,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他表示,已有无数实验证明了量子纠缠态的原理——两颗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如果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实验数据中100KM外的另一个粒子也会发生相应塌缩,这一特性可以使量子通信达到无条件的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能源、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潘建伟介绍说,国家发改委“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于2016年下半年建成,这是一个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和大尺度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体现了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和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潘建伟表示,量子通信将形成天地一体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来互联网。

  关于量子计算,他表示,未来10年内,中国可以将量子计算应用到某些专业用途的计算机上来解决大规模计算难题,比如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金融分析、石油勘探等,量子计算机的速度要比现在人类最快的计算机快100万倍。

  潘建伟还举例,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已经在生活中成为现实,通过量子力学的应用,孙悟空的“筋斗云”(瞬间移动)有朝一日也有机会成为可能。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助理教授罗锦团表示,听完演讲,加上自己过去10年求学及搞研究的经历,看到国家从过去一个非常困难的状态,到今天在一些领域领先于世界,心情非常激动。

  “墨子号”是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卫星和地面站将共同实施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空间尺度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等。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