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舟”再约“天宫”,在轨飞行33 天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前站)

2016-10-17 13:09:34来源:综合新华社
字号:
摘要: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他将担任飞行乘组的指令长,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综合新华社电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他将担任飞行乘组的指令长,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据悉,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开展多项在轨试验和展示性活动。这次组合体在轨飞行时间30天,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一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十一号任务是神舟飞船在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也是我们最后一次验证相关技术的机会。

393公里近圆轨道对接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武平介绍说,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而在16日上午,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公开亮相。

此次任务中,50岁的山西运城人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负责载人飞船驾驶、交会对接、飞行计划管理、飞行安全保障。

这是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行,也开创了中国人飞天的新纪录。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6年前,来自河南洛阳的陈冬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我首先是工程师,得做各种试验,还得是修理工,设备坏了要去修,也得是保洁员,要保持舱内的清洁环境,同时也是农民,要种蔬菜。”今年38岁的陈冬说。

经过训练和磨合,这个新老的搭配已经非常默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彼此间都能心领神会。”景海鹏说。

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是每一名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景海鹏说,“我期待着为空间站建设发展多作贡献。只要祖国需要,我坚决听从召唤。”

五天之内菜谱不重样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33天的天上生活如何?对此,武平的回答是“丰富多彩、很有看头”。

这些精彩的看点主要包括:

一是“天上的生活”。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体现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看点。针对本次任务要求和特点,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非常丰富,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五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吃饭时间也与地面同步;飞行中他们可以通过骑自行车、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进行在轨锻炼;通过视频、语音和邮件等方式进行亲情沟通。

二是“天上的实验”。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在轨的试验,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他们将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三是“天上的科普”。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开展的科普项目也很精彩。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还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武平介绍说,此外,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

天地会诊为航天员看病

武平说,随着空间飞行时间的增加,太空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问题。此外,长时间飞行后,航天员返回地面时的重力再适应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再适应时间也会较长。

2名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保障他们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一是医监医保方面。飞行期间将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更加注重加强舱内微生物控制。此外,这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二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面。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可能降低失重给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锻炼、穿着企鹅服工作,对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三是营养健康保障方面,增强了食品感官接受性,任务期经过了航天员的试吃,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四是心理支持方面将加大飞行期间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