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包含47个单项,要想全面顾及根本不现实,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田径强国也都并非面面俱到。面对东京奥运会,田管中心在继承“1516突破行动计划”和里约奥运会备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东京登峰计划”。
(原标题:里约突破 东京登峰)
中国体育报记者 刘小龙
在田径运动管理中心“1516突破行动计划”的指引下,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田径队收获2金2银2铜,在199个参赛国家和地区中高居金牌榜第四、总积分榜第五,均创造了奥运会历史最佳战绩。相比奖牌更重要的是,中国田径在保持竞走、女子投掷等以往优势项目的基础上,男子短跑、男子跳跃等短板项目也都实现了历史突破,从而开启了一个群星闪耀、全面崛起的新时代。不过,竞技运动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充分保持清醒和危机感的田管中心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召开了里约奥运会总结大会暨东京奥运会备战研讨会,10月份又按项群组织国家队教练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总结和研究。田管中心如此迅速地踏上新周期的征程,目的就是希望在四年之后的东京奥运会上促使中国田径再次登上一个新高峰。
闪耀里约 全面崛起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田径队获得2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此外还收获了3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2个第七名和1个第八名。中国队在走跳投三大项群中都收获了奖牌,证明中国田径整体实力进步明显,项目结构更趋合理,项目发展更为均衡,而且呈现出男女同步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男女竞走和女子投掷保持强势,男女20公里竞走取得2金1银1铜,创历史最佳战绩;女子四个投掷项目全部进入前八名,参加了四届奥运会的女子链球张文秀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铁饼3名小将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全部进入前八。以往的短板项目男子跳跃和短跑项目取得了突破,董斌历史性的一跳为中国男子三级跳远首夺奥运奖牌;男子4×100米接力在预赛中打破亚洲纪录并在决赛中取得第四名;男子撑竿跳高第一次闯进决赛,并获得第六名;男子100米赛场上,
苏炳添和谢震业双双进入复赛,开创历史。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田径全面进步,群星璀璨,为项目全面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田径运动员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女子20公里竞走刘虹最后10米突然加速,摆脱对手,以2秒优势夺得冠军,场面惊心动魄。男子三级跳远董斌第一跳就以17.58米的成绩奠定了奖牌的位置。孙海平教练认为这是“老队员拼了”的表现。女子4×100米接力的姑娘们虽然因美国队的重赛而被挤出决赛,但她们在赛场上表现出的自信、爽朗、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依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经验 传承未来
中国田径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成功绝非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应该说,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田径人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结果,更是里约周期内,田管中心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结果。多年来中国田径一直依靠竞走和女子投掷两大项目支撑,整体发展不均衡,特别是短跨跳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项目发展滞后。伦敦奥运会之后,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从全局和长远着眼,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借助备战2015年北京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机遇,研究并制定了“1516突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走跑跳投四大项群全面发展的要求,并制订了具体行动措施,推动中国田径的全面崛起。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中国田径队先是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取得了1金7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接着又在里约奥运会上,走跑跳投全面出击,实现了2金2银2铜的历史性突破。
在“1516突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田管中心在内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将原有的两个训练部门拆分为耐力项目部、投掷项目部和短跨跳项目部,划小核算单位,提高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大督训力度。在里约奥运会上,三个部门主管的项目均有奖牌进账。另外,成立专门的奥运保障团队,全面提升对国家队的保障与服务力度。国家队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对运动员教练员按年度大赛成绩和名次核定津贴并实行奖励,激发队伍备战的积极性。同时,备战过程突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人逐项研究,定点攻关,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包含47个单项,要想全面顾及根本不现实,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田径强国也都并非面面俱到。因此,田管中心本周期坚持了突出重点、突破次重点的备战方向。里约奥运会上竞走、女子投掷等重点项目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伦敦奥运会次重点项目28人参赛,无一人进入前8名。里约赛场董斌实现历史性突破,夺得1枚铜牌,男子4×100米接力、男子跳远、男子撑竿跳高全部进入前八名。男子跳高虽然在里约有所失误,未能进入决赛,但在2015年跳出了2.38米的好成绩,并在北京世锦赛上获得银牌,进步有目共睹。
田径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本周期中国田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这是提高项目竞争力的关键。田管中心本周期先后聘请了9名外教,同时加大外训和出国比赛力度,在意大利、
德国、法国、美国、埃塞俄比亚建立常训点,与国外高水平选手共同训练和比赛。运动员经常在国外训练和比赛,自信心和比赛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从以往的怯场、害羞变得激情四溢、霸气外露。
备战奥运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又要扎实细致、持之以恒。里约周期伊始,田管中心科学地将备战里约奥运会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提高绝对实力、增强参赛能力”为备战主线,以“比出个人训练水平,表现精气神”为参赛目标,一步一个台阶,不断锤炼队伍,提升实力。正是通过艰苦而有序的长期备战,中国田径本周期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最终实现了在里约的历史性突破。
本周期,田管中心还加大了赛制改革力度,以此引领训练理念的转变。相继承办了2014年竞走世界杯赛、2015年世界越野锦标赛、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等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不断提升上海钻石联赛和北京国际田联挑战赛的组织水平。同时积极改革国内赛制,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项群赛、单项赛,让田径赛事走出田径场,回归大众。清华大学举办的“跳跃精英赛”、人民大学举办的接力对抗赛、江苏吴中举办的专业与大众相结合的竞走多日赛、北京商业区举办跳高、撑竿跳高的比赛,使人眼目一新,备受欢迎。通过举办这些赛事,既使社会大众近距离地领略了田径之美,同时也提高了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的参赛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训练理念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随之提高。
科学构建复合型团队也是中国田径取得佳绩的重要因素,田管中心认为,困扰备战过程的症结主要有三个,一是关键技术的掌握和熟练;二是体能的增强和保持;三是伤病的预防和处理。这三方面问题的联结点就是身体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本周期,田管中心一方面强化了传统的技术科研、生理生化科研、医务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与美国SSTRA康复训练团队、德国哈勒运动医学诊所、澳大利亚体能师约瑟夫、加拿大康复师斯蒂夫等机构合作,以问题为导向组建复合型团队,有针对性地为重点队员解决身体训练和伤病康复方面的问题。
一个项目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加强梯队建设是关键。多年来田管中心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后备人才建设,创建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成立国少队,实施田径耐力项目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组建全国田径业训大联盟,走体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道路。目前共建设后备人才基地120多个,成立国少队8支,覆盖田径四大项群,已基本做到基地训练营常态化、后备人才比赛常态化、国少队训练常态化、青少年教练员培训常态化。同时,加强教练员培训工作,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推出田径训练创新培训工程,与国际田联合作在上海体院成立了高水平教练员特训中心,把国际最先进的训练理念及时引入中国。本届奥运会田径参赛队伍中60%以上的运动员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为中国队取得优异成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里约奥运会之前,田管中心借鉴在伦敦奥运会时的成功做法和德国队备战巴西足球世界杯赛的经验,在里约附近的米纳斯州茹伊斯迪福拉州立大学组织了赛前训练营。训练营得到了米纳斯州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武警从队伍驻地到训练场所提供24小时安全保卫;学校购置了大量训练器材并组织了大批志愿者为队伍服务;田管中心还从里约请了3名中餐厨师专门为队员们服务,为最后阶段的备战提供了非常全面而有效的保障,大大减少了时差、气候、长途旅行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及早规划 东京登峰
里约奥运会已经成为过去,中国田径队又踏上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新征程。四年后,他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参加里约奥运会并取得好成绩的一些老将有可能在本周期退役,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其次,中国田径在里约周期虽然更加均衡,但短板依然明显。里约奥运会尚有一半项目未能达标参赛,其中男子中长跑、男子投掷无人达标参赛,女子中长跑、女子跳跃表现一般,这些项目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田径整体发展,必须改变。田管中心希望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争取有三分之二的小项能够达标参赛,近一半的参赛项目能够进入前八名。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另外,里约奥运会上由于受到兴奋剂事件影响而未能参赛的俄罗斯队到东京奥运会时,应该会重新复出,这会在很多项目上对中国运动员形成威胁。作为东道主,日本田径很早就开始摩拳擦掌,争取在家门口创造好成绩,从里约周期来看,他们的男子短跑、男子竞走等项目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而且拥有一批可供东京奥运会使用的后备军。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田管中心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开始着手总结经验,规划未来。9月21日至23日,他们在北京怀柔举行了里约奥运会总结大会暨东京奥运会备战研讨会,全面启动了新周期的备战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专门参加了本次会议。各项目领队和训练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分别对所分管项目的里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进行了总结。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副主任兼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对备战里约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提出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工作思路和设想。杜兆才指出,尽管中国田径在里约奥运会周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来说仍处在爬坡期,加上东京奥运会形势依旧严峻,所以不能有任何松懈。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总结研讨,抓早抓实,为新周期的备战做好准备。10月10号田管中心又召开训练会,三个训练部门在这次会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队的组队方案和新周期备战框架方案。10月下旬,组织了新周期国家队教练员(第一批)竞聘工作,正式拉开了新周期备战的序幕。
面对东京奥运会,田管中心在继承“1516突破行动计划”和里约奥运会备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东京登峰计划”。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夯实重点项目的绝对实力,力争在实力和名次上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握机会,在东京奥运会争取攀登新高峰。在具体的项目布局上,将男女20公里竞走和女子铅球确定为要进一步提升实力并主攻金牌的项目。将男子50公里竞走、女子标枪、女子铁饼、女子链球、男子跳远、男子跳高、男子三级跳、男子撑竿跳高、男女4×100米接力、男女马拉松12个项目确定为保前八,争奖牌的项目。同时还确定6到8个次重点项目,采取与省市共建的方式,力求实现新突破。
责编: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