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春运客流高峰随之到来。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月24日、25日,春运迎来了节前客流最高峰,预计日发送旅客将突破8300万人次。归心似箭的人们,在回家过年的温馨旅途中,勿忘摒弃交通陋习,文明有序出行。
年年春运,对文明出行的呼吁都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出口成“脏”、恶意逃票、在车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既销蚀了行为人的素养和信用评价,也损害了同行人共同维护的出行秩序,还增加了春运组织工作的难度。让文明出行成为旅途中的行为自觉,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
遵守规则是文明出行的基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均有相关规章制度。文明出行,不仅仅是个体素质的简单体现,往往还与交通安全相关。在春运这样繁重的运输任务面前,任何不文明出行的行为都是对他人出行安全的侵害,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系统性的交通事故。因此,无论是搭乘飞机、火车、轮船,还是自驾或拼车,都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让文明出行成为安全抵家的庇佑。
互相体谅是文明出行的保障。“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一句俗语道尽在外打拼的艰辛,也散发了互相体谅的浓浓温情。在卧铺车厢里,你的喧哗或许打扰了为早点回家,连轴加班的农民工兄弟;在高速公路上,随手抛出的果皮,或许要让环卫工人冒险去拾起;在列车洗手间,随手扔进的杂物,或许要给铁路人员增加新的难题。多一些体谅与换位思考,旅途就会变得更加温馨。
养成习惯是文明出行的长远目标。文明出行体现在细节,细节来自于习惯。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这些都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长期积累的良好习惯。倡导文明出行,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文明出行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变成自发自为的行为习惯。
春运是个大关,关系着千千万万旅客回家过年的憧憬;春运是场大考,考验着一个民族在社会迁徙中的国民素质。面对春运这项“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安全、有序、温馨的旅途环境依赖于每一位旅客的文明出行。旅途漫漫,文明相伴,让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言行传递文明讯息,举止勾勒出文明形象,让文明出行成为温馨春运中的一抹亮色。
责编:海闻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