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啊就的个来呀,拔根滴芦柴花啊……”当熟悉的扬州小调《拔根芦柴花》的旋律在耳边响起,脑海中会下意识地填上熟悉的歌词。若不是置身满堂金发碧眼的德国观众和柏林红色市政厅的欧式大厅之中,笔者恍惚间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时期的课堂。
作为小学地方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会用扬州方言演唱《拔根芦柴花》成为当地小学生的必修课。小时候总觉得用方言唱地方小调“土”得很,不愿多开口;却想不到,多年后在异国他乡听到这欢快的旋律,瞬间眼眶湿润了。
在柏林“欢乐春节”新春文艺晚会的舞台上,江苏省综合艺术团的3名演员正随着《拔根芦柴花》的旋律演绎舞蹈《担鲜藕》,表现鱼米之乡的农家少女采摘鲜藕后的喜悦心情。
春节将至,身处异国,却意外感受到家乡的艺术风貌,多年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乡愁中夹杂着更多“久别重逢”般的喜悦,切身体会了“欢乐春节”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欢乐春节”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内容涵盖主题庙会、跨国春晚、民俗展示、影视展播、焰火表演等多种形式,如今已成为一项全球性文化品牌活动。今年是“欢乐春节”走进德国的第六年。除了1月16日晚在柏林红色市政厅的“春晚”演出,“欢乐春节”还提前在柏林市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庙会”,面向德国广大民众,展示苏州核雕与刺绣、徐州香包、常州梳篦等来自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再度与柏林波茨坦购物中心联手,悬挂新春条幅,请来民间艺人,摆放‘中国年’图片展……把国内充满春节喜庆的商场氛围,完整地‘搬’到德国的商业中心。”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告诉笔者。
得益于这种原汁原味引进的“年味”,让从小生长在德国的华裔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名年轻华裔特地从汉诺威赶到柏林,在体验丰富的春节气氛后,用尚不流利的中文表达了激动之情:“金鸡报新春,2017年喜迎中国新春佳节……作为华人后代,我长大要登上更大舞台,继承父辈心愿,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被喜庆氛围感染的又何止同胞。“欢乐春节”新春文艺晚会当晚,300多名来自德国政治、经济、外交和教育界的宾客应邀来到柏林红色市政厅,齐聚一堂。由于德国来宾热情洋溢,携亲带友一起前来,有限的座位无法容纳“计划外”的观众。即便如此,站在大厅旁边也依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整场表演,无人退场,笑声掌声不绝于耳。一位七八岁的德国小女孩,全程坐在场边冰冷的地面上,只为能近距离观看表演。很多德国媒体积极关注此次“欢乐春节”,不仅柏林的城市官网刊登活动预告,德国《世界报》《每日镜报》和柏林—勃兰登堡州广播电视台也竞相报道。
在柏林圣诞节发生的恐怖袭击案影响下,从德国媒体到民众,尤为珍惜每一分来之不易的节日气氛。活动筹备期间,陈建阳曾担心恐袭是否还会令当地民众有勇气走上街头。为加强安保,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请来专业安保团队,加上柏林市政府的支持,活动如期举行。“结果迎来了比往常还要热闹的人群。德国民众簇拥在庙会展台前,兴奋地询问,香包是什么,‘福’字怎么写?”当地人丝毫未减的热情令人深深感动。
“今年中国的春节在1月份,离元旦很近,仿佛延长了柏林的新年氛围,向人们持续传递着新年伊始的好兆头。”柏林市政府外事处的佩特拉·施瓦茨负责柏林与北京的友好城市关系工作,在“欢乐春节”新春文艺晚会散场后,依旧兴奋地和友人讨论着京剧演员华丽的妆容与服饰。她告诉笔者,中国有太多有趣的民俗和历史。“去年我走访了南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各地不同的文化。未来期待德国与中国的双边文化交流更多更好。”
在新春文艺晚会的观众席中,笔者见到了两张“老面孔”——一对总是身着红装入席的德国夫妇。今年是他们连续第三次观看中国的“欢乐春节”演出。妻子科妮莉亚·格拉瑟告诉笔者,年年看,但每年都有新惊喜,“中国的地域文化实在太丰富多彩了,值得不断了解”。她的丈夫马里奥·格拉瑟是柏林维克多·格朗茨小学的校长。2017年,柏林维克多·格朗茨小学即将迎来与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实验小学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二十个年头,每年双方都会组织学生互访交流。
对此,新加坡驻德国大使馆副大使李文明感触颇深:戏剧、杂技、舞蹈等带有浓郁中国地方特色的精湛表演,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情洋溢的观众,体现出中德友好深厚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在他看来,随着中国在外交舞台上越来越显示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德国老百姓和媒体对中国的看法正在不断改善,对中国的友好也在日益加深。而文化的交融,更拉近了情感的距离。(冯雪珺)
责编:海闻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