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尤其是近一年来,中国赴俄罗斯旅游的游客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游客也做出了前往中国的假日安排。中俄双方海关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赴俄游、俄罗斯赴华游去年双双成为两国旅游市场的黑马,春节期间两国旅游者的“你来我往”更是呈现出喜人的井喷式状态。中国国家旅游局驻莫斯科办事处主任赵洪青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俄旅游者日渐火爆的“相互串门”场面反映出中俄旅游合作的丰硕成果,是两国友好关系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
中俄游客“互相串门”为啥如此火爆?赵洪青表示,旅游性价比是普通游客在考量出境旅游时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卢布贬值使一度“高高在上”的赴俄旅游价格大幅下降,赴俄旅游性价比显著提高。同时,俄罗斯地大物博,在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休闲购物等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另外,游客签证政策的便利、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是目前中俄游客互访火爆的重要因素。
中俄游客签证政策越来越便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与苏联政府开始实施互免团体旅游签证制度。中俄两国在2000年又签订了《中俄政府间关于互免团体旅游签证的协定》。为方便两国游客,双方于2007年再次对该协定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也形成了目前5人15日的旅游团队免签政策。目前,中俄双方正在进一步讨论放宽免签待遇的旅游团人数和期限。团队访俄人数占赴俄旅游的绝大多数,其份额约占70%,如果达成新的互免协议,那就意味着一个小家庭就可以组成一个旅行团,出行成本更低,行程更加灵活,届时必将对双方游客互访火爆的现状增添新的动力。
中俄旅游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目前,两国旅游部门都在致力于完善各自旅游服务体系。双方旅游目的地城市,比如中国游客喜欢造访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俄罗斯游客愿意前往的三亚、黑河等地的机场、车站、景区的中俄双语标识越来越多,入住酒店可以选择各自国家语言的电视频道观看。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购物场所,银联卡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俄罗斯旅游部门还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推出了“友好中国”项目,推动了一大批酒店、餐厅、商场和景点的汉语服务和中式接待标准。同样,俄罗斯游客在海南也能享受到24小时的俄语旅游服务热线支持,俄游客在海南的出行更便利,更安心、更安全。
中俄特色旅游产品越来越有吸引力。两国的旅游业界都在想方设法推出适合对方游客感兴趣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比如“红色旅游”线路产品。我国的“红色旅游”在俄罗斯被称作“军事历史旅游”,是俄罗斯旅游部门联合地方政府为中国游客量身打造的旅游项目,备受我国游客喜爱。俄罗斯为此专门开发了许多红色旅游产品:莫斯科的苏联遗迹和冷战地堡游、圣彼得堡的十月革命游、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列宁故乡游和喀山的列宁修学游等。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旅游部门将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中俄双方将举办第三次红色旅游交流活动,“红色旅游”必将成为中俄旅游合作更加强劲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俄游客热衷的“休假旅游”方式也将极大地扩展中国旅游市场的空间。由于近年来周边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俄旅游者对中国旅游产品需求大增,尤其是对我滨海度假、温泉养生、中医理疗等品牌旅游情有独钟。我国各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也对航空公司增加直航航线、开通定期包机加大扶持力度,吸引俄罗斯游客。旅游企业也抓住机遇,推出了一批适合不同消费档次的旅游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游客到中国观光、度假。此外,中国国家旅游局办事处也积极在俄罗斯对民众加大“美丽中国”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普通民众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认知度和友好感,为赴华旅游市场培育潜在游客人群。
赵洪青认为,进一步扩展中俄旅游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意义重大而又深远。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旅游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间的旅游务实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中俄两国旅游市场潜力开始充分释放,中俄旅游合作成果正在成为中俄战略合作新的亮点。(光明日报莫斯科2月4日电)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5日 08版)
责编:海闻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