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局政府门户网站报道 近日,三明市出台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福建省首部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进行立法的政府规章,为三明市红色旅游产业链加快开发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
三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中央红军自1929年入三明驻扎时间长达5年,留下红色文化遗址遗迹353处。为让红色遗址重焕荣光,三明对一些重要红色遗址进行修缮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受自然损害、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影响,部分红色文化遗址处于保护管理无法可依状态,特别是未列入文物保护的遗址损毁现象比较突出。同时,红色文化遗址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主体责任不明、经费投入不足、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
去年6月,三明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六个一”工程启动实施,并将立法保护作为推进“六个一”工程实施的首要任务。为此,三明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成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起草小组。历时半年起草的《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于2017年1月23日经三明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据介绍,该办法共32条,分六个部分,包括立法依据、责任主体、核查认定、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办法按红色文化遗址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史料价值及抢救需要程度将遗址分为4个等级,在管理机构、保护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实行分级管理。对列入一级保护的遗址要求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对符合文保标准但尚未纳入文保的遗址依法申报相应文保级别,依法纳入保护范畴。对遗址管理主体不清、多头负责等问题,办法中明确规定市县政府负责遗址保护管理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责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责任主体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管理工作,民政、发改、旅游等部门按各自职能承担相关责任。针对遗址管理难、保护难等问题,办法作出详细规定。对公布的遗址名录,要求确定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并统一设置保护标志。在日常管理中,保护责任人必须进行保养维护、安全防范等有效保护举措。对遗址修缮必须遵循不改变原状,以勘察鉴定为依据,由符合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对破坏遗址环境和危害遗址安全的禁止行为,相关部门必须依法坚决予以打击。 办法还对合理利用红色文化遗址,发挥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等进行规定。
近年来,三明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将红色旅游与乡村、 生态旅游相结合,走出了“红+绿”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使红色旅游迸发出绿色活力,推动了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全市接待红色旅游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8.2%。(三明市旅游局 刘红)
责编:海闻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