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拓展旅游外交与旅游推广,塑造“美丽中国”旅游形象。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交流合作优势,推动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对此,业界专家表示,近年来,“旅游外交”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热词之一,旅游正在主动融入国家外交大局,发挥旅游交流优势,有效影响国际旅游格局。
报告指出,要办好旅游外交重点活动。筹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主场外交活动的配套旅游活动,认真办好2017年中国—丹麦旅游年、中国—澳大利亚旅游年、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各项活动,承办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成都)、首届中国—东盟旅游部长会议等活动。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所长蒋依依说,旅游年作为旅游外交的重要载体,惠及双边人民,密切人文与经贸交流,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内涵与新动力。其意义超越了旅游本身,超越了国家本身。因此,旅游年模式对国家关系发展以及世界旅游合作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旅游年的举办持续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可以说,旅游年期间签证政策的放宽、游客互访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国家之间互信得以进一步增强的结果,也是加强民众、机构、政府间交流与信任的重要一步。”
报告提到,要深化双多边旅游合作。办好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等20多项重要双多边旅游活动,继续推进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ADS)相关工作,积极探索组建以我为主导的国际旅游组织,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继续加强合作。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说,通过举办或者参与旅游年、双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会议,可以深度融入国际旅游机构,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报告还提出,要加大入境旅游推广力度。完善旅游推广机制,继续开展全球“熊猫走世界·美丽中国”营销活动,继续实施市场倍增计划等。
“近年来,中国以各类旅游推广联盟为载体,整合形象、整合产品、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各类新的推广渠道,将专题性线下活动与动态性的线上推广紧密结合。可以说,旅游推广工作在体系构建、内容整合、渠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蒋依依表示,在未来的市场推广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对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影响。市场推广重点要从传统的资源向崭新的中国转变,从封闭的景点景区向全域的旅游目的地转变,从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向家长里短的生活方式转变。要更加积极利用各种新兴的社交媒体与方式,从境外目的地游客的视角,以生动的故事与鲜活的人物为载体推广中国。同时,可探索构建国家、地方和企业不同层面的入境旅游推广绩效综合考评机制,“让市场去评价,让数据来说话”。(邢丽涛)
责编:海闻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