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9日13:48来源:羊城晚报字号:
摘要:今年是Beyond成立30周年,也是黄家驹去世20周年。6月10日,是黄家驹的生辰,而6月30日,是黄家驹的死忌。Beyond在2005年正式解散,到了今年,歌迷热切期盼Beyond重组,可惜等来的却是Beyond三子的隔空骂战。 |
反思
乐队成功
为何难以复制?
后辈难有
Beyond的国际视野
Beyond之后,能够在两岸三地同时走红的香港乐队再也没有出现。对此,王磊表示:“香港文化比较多的是快餐文化、速食文化,黄家驹当年也说过‘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再者,摇滚乐还是应该有愤怒的元素,但相比台湾和内地,香港社会显得太安逸了一些。”
而在邮差看来,这些年香港其实出现了不少优秀乐队,如时下蛮火的Rubberband、Mr。等,但始终达不到Beyond的高度,这与当下多元、分散的媒体氛围分不开,无法复制当年媒体对音乐的传播力度;再者,时下乐队创作的关注焦点也与Beyond不可同日而语:“当时Beyond创作过与南非、内地有关的歌曲,他们那么年轻就已经有这种国际性的视野,这是现在大多数年轻音乐人不具备的。2000年之后,在这个碎片化、小众化的时代,年轻人不再钟情于宏大的命题、壮阔的情怀,他们也不想把自己塑造得那么崇高,他们更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熟悉的东西,唱自己周边的世界,因此出现了一些所谓小清新、小时代歌曲,缺乏大爱的东西。”
九时用茶还表示,如今年代已经不同,更多的时候成名要靠选秀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噱头,如果将Beyond放在现在,恐怕也不一定能走红。
分析
三子矛盾为何无法解决?
“这几年,香港娱乐圈消费死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Beyond也不例外。黄家驹在世时,乐队基本维持和谐,但还是发生了刘志远退队的事情,黄家驹还一度想劝退任性的弟弟黄家强;黄家驹去世后,三子矛盾日趋尖锐,不仅最终拆伙,还隔三差五地隔空骂战。有音乐人对这些年黄家驹频频被活人拿来“消费”表示不满。
刘卓辉:“他们那么多年兄弟,又在一起工作,难免会有摩擦,就像《中国合伙人》里说的,跟最好的朋友开公司,肯定会有矛盾。最近事情可能弄得大了一点,不过依我看,过几个月又会没事了。”
王磊:“黄家强、黄贯中及朱茵之间的关系,传闻的挥霍遗产问题,让我们反思,钱和女人,终究是Beyond很难破的一个局。至于家驹的遗作应该由谁来唱的问题,他们也一直在扯皮,大家都认为自己有权利唱……这些纷繁的矛盾,我想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