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09 08:09:27|来源:北青网|字号:
专访施罗德成功拖多5分钟
南都:采访国际政要是荣誉同时可能也是一种压力,有没有什么糗事愿与我们分享?
水均益:糗事肯定有。每次采访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心理的考验。要斗智斗勇,拼内心、拼忍耐力,还要玩点心理学。除经验之外,我自己也要提前演练很多次。但即使如此,不到最后你跟人家说再见,你永远不知道能否达到采访目的。
比如我有一次采访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之前联系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让他)答应说在机场贵宾厅(接受)采访。我们《高端访问》一期节目是45分钟,所以访谈起码要给我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到了机场,德国方面突然变卦了,说"我们总理只有8分钟时间",我当时就懵了。交涉很久,还是不行,说专机在等。后来我使出浑身解数,拍马屁,说他感兴趣的话题啊,尽量拖延时间。那天我问的啥我都忘了,但至今记得一直在想办法拖延时间,多问一个问题。我记得我连着三次说“这是最后一个问题”。
访谈时间长了,我也摸索出一个规律,无论他身边的人多严厉,领导人还是比较客气的。比如,在施罗德的随从看8分钟已到就叩表催促时,我就说,“总理先生,这是您首次访问中国,我们栏目有多少多少观众,还想问您最后一个问题。”他说那就问吧,他回答中有一个点,我又做了追问。等这个问完了,我又追问了一个他生日的问题。最后的采访时间是13分钟。虽然还不够播出一期节目,但我已经尽力了。
![]() | ![]() |
水均益;央视;国家电视台;1986年;国家元首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