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荷蘭時尚業啟示錄【2】

2012年10月23日14:2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Walter van Beirendonck (The Antwerp Six)

  他們幾人到過日本幾次,所以他們的風格深受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山本躍司和高三賢一的影響,啟發他們創造出獨特的“解構主義風格”。1986年透過與日本合作的“an economical mission”之后,增加他們對闖蕩國際的信心,來年攻入倫敦時尚周;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沒有歷史包袱下,非常具獨創性的解構主義風格的安特衛普派們,獨領風騷地席卷了倫敦時尚周,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非常拗口,又多達六位,所以媒體統稱他們為“安特衛普六君子”( The Antwerp Six);這個輝煌的成功也帶動了來自安特衛普解構主義派的后起之秀,最具代表為,“Martin Margiela, A.F. Vandevorst, Veronique Branquinho , Haider Ackermann ” 和現在統領Dior的當紅炸子雞“Raf Simons”。

  90年代末,安特衛普成為最重要的時尚城市之一,完全要歸功Linda Loppa(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時尚設計總監)和Geert Brulot( 擁有著名的多品牌服飾概念店,長年成功營銷安特衛普六君子)。這兩位都為2002年成立的“安特衛普時尚博物館MOMU”(ModeNatie(fashion nation building)重要推手, MOMU博物館位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時尚設計大樓裡,主要展示安特衛普設計師們的作品。以此博物館為中心,圍繞它的是安特衛普著名的設計師品牌:Dries van Noten, Ann Demeulemeester和Walter van Beirendonck 的旗艦店。今日,安特衛普依靠著它現代性的前衛時尚,不僅活絡的這座城市,更影響整個歐洲,左右整個全球時尚的流行風向。

  

 

  MOMU

  荷蘭時尚設計的轉變

  看到鄰近的安特衛普如此成功,1988年荷蘭政府也仿效比利時政府投資時尚界;但是資助對象跳過了紡織工業,直接投資在設計師上,荷蘭時尚設計師長皆期得到來自政府的藝術補助金(the Netherlands made fashion designers eligible for “art grants”)得以生存下去。

  這一小部份的分歧,把荷蘭的時尚在80年代開始推向了有別於同文同種的比利時安特衛普,走向了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荷蘭政府視時尚設計為一門藝術,開放讓設計師領取藝術補助金,而比利時政府直接把資金投資在設計師外的供貨商:紡織工業,和服飾工業,因此比利時的設計師仰賴紡織工業的支持,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商業上的獲利,所以他們有很大程度地受市場的左右,品牌化和市場營銷對他們也至關重要。然而,荷蘭政府的做法,讓荷蘭時尚設計以“藝術”為導向,荷蘭的服裝設計是充滿了實驗性,得到的反映和意見都來自於藝術界(博物館,展覽館的反應,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買他們的服飾穿上街頭),真正的市場銷售反應是無法知道的。

  而接受這項補助的設計師,包括了奢侈品牌Viktor & Rolf, Lucas Ossendrijver(現任LANVIN 男裝設計總監,Saskia van Drimmenlen, Pascale Gatzen,Marcel Verheijen,Iris van Herpen,Alexander van Slobbe....不勝枚舉。

(責編:朱曄)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