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德綱央視蛇年春晚首秀后接受《人物》雜志訪問,談起相聲的“尺度”,他說:“你得首先知道自己是個藝人,不是拿自己當一個反體制的精英,這太錯誤了啊!很多事情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技巧展現一下,摸一下就走。非要拿過來賣,有目的。也許會得了名,賺了錢,但也許也會傾家蕩產誅滅九族。”郭德綱,聰明莫過帝王,伶俐莫過江湖。日前郭德綱登上《人物》雜志2月號封面並接受專訪,坦言自己作為一個相聲演員面對春晚十分謹慎,並且自己“賣藝有節操”,忠孝仁為先。 |
與以往自信高調的態度不同,面對春晚,郭德綱表現出頑強的謹慎。長期以來,他和春晚的關系在他的人生故事中是極具隱喻意味的一筆:在成名作《我要上春晚》中,他諷刺春晚積弊,講述一個400個主流相聲演員齊上春晚說群口的場面,每人時間隻夠說兩句,台詞剩下“給觀眾拜個年。”
作為中國少數敢於公開戲謔春晚的藝人,郭德綱“反叛”、“草根”的形象和春晚舞台所秉持的“穩重大氣”格格不入。他和這個中國最重的舞台的關系長期被視為“廟堂和江湖之爭”。“誰替我起的誓?我什麼時候說過不上春晚?”他挑起眉毛,神情似笑非笑,半真半假。
不談政治
“話題別談那麼大,我就是一個相聲演員。”郭德綱說。
雖然他擅現挂,言語犀利,但多是對生活細微的調侃,諷刺小人物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作品中,時事熱點只是作為笑料,從不發表正經評論。
作為老派藝人,他嚴格遵守相聲行規:不談政治,不離政治—也就是說,腦子裡老得有政治這根弦。相聲是門語言藝術,與其他曲藝專業比,和意識形態關聯很緊。“師傅尤提醒我們,在劇場說段子時,臨時加的熱點話題,要格外小心。”郭德綱的徒弟岳雲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