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案敲响家庭教育警钟【4】
2013年03月05日11:09来源:南方日报字号:
摘要:近日李天一涉嫌轮奸案件,引起了人们对富二代教育问题的广泛热议,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话题。 |
“一个人童年过得好不好,第一条标准就是,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心灵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这样的一种影响,会延续一生。”张文质说。
在他看来,“富二代”的问题层出不穷与富豪父母们忙于商务、交际、应酬,没有时间顾及孩子教育问题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金钱成了富豪父母们表示关爱的第一选择。从小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富二代”们“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扭曲心态;养成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畸形观念。
没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富二代”大多不理解父辈创业时的艰难,再加上家庭教育只注重物质满足而忽视精神道德教育,使得他们大多无法继承父辈身上积极进取拼搏的精神,却养成挥霍无度、目空一切的态度,稍不注意就变成“公害”。
张文质认为,中国的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二代”家庭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富二代’频繁出现的社会问题,说明这一特定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只是个别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成才观走向误区
“如果不出事,从李天一取得的成绩来看,他是非常优秀的,李天一的成长能体现目前中国家长的成才观。很少有人把善良、正直、踏实、进取等品格当成培养孩子的目标,家长认为这些品质并不是孩子将来最核心的竞争资本。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品格优秀的人。”张文质说。
2011年2月,李双江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聊到育儿经时说“你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他恐怕没有想到,孩子的那个“不好”更让他担忧而无力。在张文质看来,如果不重视孩子品德教育,你一生赚的钱,他只要在一件事情上就可以使你倾家荡产。你一生的功德,孩子会在一件事上让你斯文扫地。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孩子成长的价值取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说,重品德的家长可能会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上。但是,当下更多的是重视知识、开发智力的家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