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案敲响家庭教育警钟【8】
2013年03月05日11:09来源:南方日报字号:
摘要:近日李天一涉嫌轮奸案件,引起了人们对富二代教育问题的广泛热议,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话题。 |
走出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
新华社发
“捧杀”“棒杀”孩子
都须警醒
周刊速评
刘茜
李天一案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持续发酵,也成了“两会”代表关注的话题。这已是少年李天一第二度站在道德审判的囚笼,在上一轮全民审判中,不少媒体都在试图挖掘李双江“子不教父之过”的罪证,但收效甚微。新一轮审判已展开,卷土重来的声讨已弥漫网络和媒体。
然而让我吃惊的是,当我就李天一案访问教育家和少年犯罪问题专家时,他们都对李双江表示极度的同情,甚至张文质教授还给我发来信息让我报道此事要理性。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男孩子难教”在转型期的中国已是社会普遍的问题,何况李双江老来得子属于隔代抚养,更容易造成教育不当。
李双江的溺爱无疑是“捧杀”孩子,不过也是他对复杂社会对孩子影响力的低估。在一次节目中,他还乐观地说,“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但有时无止境地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不行。”然而当那些被“捧”上了天的孩子做出种种作奸犯科的悖拗之举时,我们又该报以怎样的心态?我们难道恨不得“棒杀”了之?是伸出一只包容的手,还是抛下一块石头?是将他关进没有希望的囚笼,抑或排挤出我们的社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