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紀90年代,似乎是為了告別行將逝去的世紀,以及我們滿心崇拜過的偉大人物與藝術載體,英國兩位評論家保羅·約翰遜和諾曼·萊布雷希特相隔幾年內先后出版了兩本后來觸人心弦的書:《知識分子》、《誰謀殺了古典音樂》。前者揭露了以往時代被我們謳歌過的那些文學斗士:盧梭、拜倫、海明威、薩特……給他們冠上性變態狂、不孝者、騙子的道德罪名﹔后者則控訴唱片界、古典明星、企業和經紀人聯手把古典音樂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
我沒有當明星的欲望
時代人物周報:你怎麼定義炒作?
鄧建國:炒作就是一種策劃,宣傳推廣的手段,很多人認為炒作是貶義詞,一聽炒作就好像是假的,或者是低俗的,我覺得不能這樣界定。
時代人物周報:你覺得自己在演藝界的名氣是靠炒作得來的嗎?
鄧建國: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炒作,但我還是做了一些東西,如果我不拍四部《康熙微服私訪記》,或者公司沒有一些作品,肯定是站不住的。炒作歸炒作,炒作完了,終究還是要做事的。
時代人物周報:作為老板,你似乎不應該在台前,有這麼高的曝光率,是不是你骨子裡有做明星、出風頭的欲望?
鄧建國:應該沒有,如果有這個欲望的話,我早就做演員了,不是也有很多機會嗎?這只是公司的一種經營手段,戲要賣得好,前期炒作是必然的,我作為老板隻能先站在台前,其實我並不是特別喜歡出名。像張藝謀、馮小剛的電影,不也是從開拍就不停地炒,炒到上映為止嗎?
時代人物周報:那你覺得自己曾經導演的“出家”那出戲成功嗎?
鄧建國:我沒有導演,出家本來就是別人借我炒作的,他們想炒作一部電影,我只是當了一次別人炒作的工具而已。
時代人物周報:你是炒作的高手,反而被別人當作了炒作的對象,你介意嗎?
鄧建國:我介意也沒有辦法,炒作是一把雙刃劍,可能給你帶來財富,也可能給你帶來很多負面的東西。